某
全屋定制品牌一位具有十年以上经验的店长告诉记者。管理一家门店,就是管理一家小型公司,一切工作,都是公司的缩影,但其中最重要的,是店长要对销售业绩负责。
第一记 例会
公司周一例会,李店所负责的门店周二召开门店例会,一般,例会主要围绕,上一周工作梳理,包括既定目标是否完成,如未完成,寻原因,找差距。
例会最重要的,是销售案例的剖析和销售技巧的相互传递沟通。店长要做的,是进行销售理念的传递。
因为李店同样是销售出身,多年的从业经历让其对客户需求以及类型有足够深入的了解。例会上,李店会带领销售团队对每一名客户进行解读、研究,如何协助销售人员冲业绩,包括如何提前打款,没有完成业绩的如何提高客单值,以及对于“刺头”客户如何止损。
“现在很多品牌都在推套餐,包括定制柜和家电一起进行捆绑,但我个人并不倡导经常主推套餐,除非销售需要冲一下业绩。”
在销售技巧沟通环节,李店陈述了自己的销售想法,以套餐为例,一般套餐客单值较低,自然毛利润也低。但套餐只是引流的一种方式,一名优秀的销售知道如何引导客户在对方可承受的范围内,提高客单值。
一般,针对进店选择套餐的客户,有三种态度。
第一种,在了解客户的需求之后,适当提高客单值推荐,一般溢价在一万左右,成交率最高。1万~3万,都有可能推荐成功。因为套餐一般固定在两三款左右,选择的余地较小,这时优秀的销售人员会告知客户,定制柜在家装中属于“硬装”,不同与软装更换方便,硬装使用周期长,尽量选择品质更高、或者自己更喜欢的款式,一般超出客户1~2万,客户都可以接受。
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配套的家电,现在很多品牌会考核商家的家电配套率,但李店的经验实践证明,如果一定要追求家电配套率,也尽量在套餐中体现。因为如果在为客户做方案时,单独将家电做进去,中高端客户一般不会买单,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家电品牌,而对于配套的家电,很多客户会要求“直接折现”,则会得不偿失。
第二种客户态度比较强硬,非套餐不买。这时候,一定要尽“知无不言”的义务,将套餐所有优缺点全部告知客户。按照李店的经验,这类客户往往比较“较真”。面对这类客户,李店建议不强推,如果强推超出预算,很容易影响客户后期的满意度,甚至后期需要很长时间和精力善后。
第三种客户,在对比的其他品牌之后有反悔之意,这种累心的客户,也一定不能强推,如果感觉客户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远,可以直接退单,避免再投入时间和人力成本,直接止损。
无论面对何种客户,李店会告知销售团队,真诚第一,一定要履行告知义务,体现客户的知情权。
除了例会,李店会单独和每一名销售沟通,这样便于掌握所有客户情况动态,并于全局调动。促进销售和设计人员的流程对接,相辅相成。
第二记 招聘
原则上,招聘隶属于公司人事部门,但对于各门店店长而言,挖掘到优秀人才到自己门店,也是不成文的责任,因为人员留用与否的决定权在于店长。
一般在行业内,一旦有人员流动,店长的嗅觉都比较灵敏。尤其是特别优秀的设计师、销售导购,等等。一旦有相关信息,李店会直接、或者通过熟人约对方,“可能一顿饭,明天就是店里的人了。”
这样挖过来的具有经验的人才,进入状态非常快。相比新人而言,稳定性更高。对于一家成熟门店和成熟的店长而言,他们更倾向于招聘成熟人才,启用或者聘用新人,第一培养成本高;第二流动性大。因为进入门店、尤其是销售人员,给新人的机会并不多,更多依靠新人自己的积极主动学习和跑订单。
对于李店而言,十年的店长经历让其对门店人员管理有着自己的看法和心得。
针对目前门店人员年龄结构的问题,最突出的是90后和零零后员工的工作态度,当很多店长反映年轻一代人员难管理时,李店通过调剂门店人员的年龄层次解决管理和对接问题。
在李店负责的门店里,上至50岁、下至20岁,年龄跨度高达30年。
对此,李店解释,实际上门店最怕断层,尤其是销售断层。团队的年龄层多元化,恰恰能够弥补销售断层危机,甚至能够覆盖更多元的客群。
例如,50周岁的大姐是李店的返聘人才,对于本地市场而言,40~50年龄层的高端本地客群,更愿意与操着一口流利本地话的同龄人群沟通,这种沟通无障碍且有天然的亲切感。
20岁刚出头的人员,年轻、有冲劲、有活力,可以调剂门店气氛。
30岁左右的人员,办事沉稳可靠,是门店的中流砥柱。
能够驾驭每个年龄段和不同人员的性格,发挥所长,是一名店长、尤其是优秀店长过硬的职业素质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大家居网看到的,谢谢!